4月23日,受西南科技大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學、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寧都縣贛鋒鋰業有限公司、四川興晟鋰業有限責任公司、平頂山市華興浮選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委托,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鋰輝石礦高效組合捕收劑開發及其強化浮選分離技術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議。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政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賈明星、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車小奎教授、武漢工程大學池汝安教授、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韓躍新教授、鄭州大學科學技術處曹亦俊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孫春寶教授等專家出席了評價會。專家組依據國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試點暫行辦法》和《有色金屬工業科技成果評價試點暫行辦法(試行)》的規定和要求,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了項目成果評價。

會上,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審閱了有關技術資料,進行了質詢、交流和討論,認為:該項目以偉晶巖型鋁硅酸礦物晶體結構特征為切入點,建立了偉晶巖型鋁硅酸鹽礦物晶體物理化學性質的各向異性與浮選分離的內在關系,確定了最佳的選擇性磨礦方案,開發出了復雜偉晶巖型鋰輝石礦強化浮選分離新技術。提出了陰離子捕收劑與陽離子捕收劑組裝強化浮選分離的思路,開發了無需加溫處理適合高海拔低溫環境的新型陰陽離子組合捕收劑。提高了鋰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并實現尾水循環回用。項目獲得Li2O含量大于5.9%的鋰精礦,Li2O綜合回收率由72%提升至80%以上,技術指標先進。該技術自2016年以來,已在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寧都縣贛鋒鋰業有限公司等鋰輝石選礦廠推廣成功并應用,新增經濟效益9億元以上,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和生命力,同時大大提高了同類鋰資源的綜合回收水平,為相似企業提供相關示范和技術支持。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科技成果評價,是依據《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廳字〔2015〕15號)及《中國科協所屬學會科技評估工作規范(試行)》(科協學函改字〔2020〕53號)相關規定,學會作為第三方專業咨詢機構,要積極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工作;同時,明確規定全國學會開展的技術成果、教學成果、基礎研究成果、軟課題、專利、科普等評價工作活動,均可為省部級科技獎、行業科技獎乃至國家科技獎提供第三方成果評價支撐。
我會近年一直按照中國科協發布的文件相關規定,組織開展技術成果、教學成果、基礎研究成果、軟課題、專利、科普等評價工作,評價委托詳情請聯系:
學會秘書處
高煥芝 13811402047(微信同號)
李 芳 15727373609(微信同號)
郵 箱:yscgpj@163.com
學會秉持獨立、公平、公正的態度,發揮學會專家資源優勢,確保各類成果評價的公正性、專業性和權威性,為地方服務,為企業服務,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服務。